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4的文章

農村腳印 --- 消失中的寶貝

近幾年隨著推廣台灣在地農特產的腳步,探訪了很多農場、小農家,那種來者奉茶、小坐閒談純樸自在的生活,更堅定自己投入這份工作的決心。 平台上有客人回購商品,詢問了蓮藕粉、本產綠豆,我回答「 ⋯ 沒有了 ⋯ 因為找不到無毒無添加台灣本產的,所以不賣了」傷感之餘寫了這篇文。 台灣隨著農村老年化,土地耕種成本升高,又因外來的農產品傾銷、走私以致盤價崩落農家作物毫無利潤。 朴子種綠豆的小農,去年起就不種了 ⋯ 因為付出的心力得不到等酬回報 竹山鯉魚尾里有著香氣十足的台灣香菇,只剩一小部分的老農在經營 ⋯ 整大片的香菇寮冷冷落落,年輕人都被長輩趕出農村去營生,覺得自己務農一輩子農村環境每況愈下,不想孩子們失去競爭力。 中埔種紅骨仙草的阿伯去年底去世了,他的家人將仙草田出租,遍灑除草劑種了其他作物 ⋯ 我去拿回阿伯留給我的最後一批仙草,曬得香噴噴的,整理得很乾淨沒有很多泥土,望著空空的儲藏室,想著 以後 那裏面不會再有仙草和阿伯因耳力不好所以總是大著的嗓門 ⋯ 心裡很難過 ⋯ 最適合種蓮子的緯度是北緯 23.5 度,且地質必需富含石灰質,蓮子口感才會鬆軟香甜,台灣有個地方剛好完美的符合這些條件,您猜到了,沒錯就是白河,可是也因為進口蓮子以假亂真,白河人種蓮子的利潤也只剩下血汗錢,更甭說年事已高,腰腿因長年製作蓮藕粉而受傷的老爺爺,想退休卻連傳人都找不到 ⋯ 爺爺說「刮蓮藕粉,心浮氣躁的就刮不出遇熱水會開花的蓮藕粉,喝起來口感就不滑順不會香 ⋯ 」 台灣消失的芡實,現在在大陸被大量培育,而台灣只能從之進口! 台灣人吃五號色素染的粉粿,卻不知山梔子這樣的美麗黃染,曾經量產在草屯彰化一帶,是降火氣的好物 ⋯ 在菜市場裡最夯的進口發泡川耳,阿桑們都讚不絕口,其實台灣本產不泡水的木耳口感也爽脆彈牙,價錢只有川耳的一半卻更新鮮更安全。   台灣有的是好山好水需要更多的良性經營,純樸的民風、傳統的技藝需要延續守護,期盼更多孩子們願意將汗水澆灌在台灣的土地上,為她注入新血、新想法、新通路、給予台灣農村生命力。   107/05/05 筆者閒走在濁水溪畔,發現了一小叢仙草,在烈日下青翠鮮綠、昂然挺立!